天才科举路 第152(1 / 2)
“徐兄弟,这是第三次了。三次救命之恩,白藏永世不忘,他日若有差遣,莫敢不从!”
“凌兄不必如此。”
徐韶华扶起凌秋余,面色有些冷冽:
“我今日之所以如此行事,除了想要让幕后之人安生下来外,更多的,是因为他们手段实在狠辣。
昨日夜起南风,那人只在凌兄的屋角倒了一小半火油,凌兄以为……那些剩下的火油归处又在何处?”
凌秋余呼吸一滞,胡氏兄弟二人面上的笑意也不由散去,安望飞更是忍不住冷笑一声:
“好霸道的作态!扰了他计划的人就要死吗?”
要知道,他们不过是随手救了人而已,却没想到,竟要遭此报复!
“而且,那黑衣人乃是官员护卫。凌兄,你可有头绪?”
徐韶华看向凌秋余,凌秋余直接懵了:
“官员护卫?”
“我朝四品以上文官可在府邸养不过百人的护卫,这也是先帝时期,多处征战,文官无自保手段下的无奈之举。”
“四品?”
凌秋余更懵了,他对于此事没有一点头绪,徐韶华见状也不强求,等吃过了早饭便让众人皆回去补眠了。
而等到午后,徐韶华刚起没多久,曹青便来拜访了,曹青照例说了几句彩虹屁,随后这才小心翼翼道:
“徐兄弟,我听说昨个有人潜进来想要纵火?”
徐韶华微微点头:
“曹兄消息倒是精通,不过那人已被抓送官,想来可得几日安宁。”
徐韶华这话一出,曹青直接身子一软滑了下去,徐韶华将他扶起来后,曹青连忙抓住徐韶华的袖子:
“徐兄弟,凌白藏他还好吗?他没事儿吧?”
徐韶华见状,不由一笑:
“没想到曹兄倒是关心凌兄。”
曹青直接炸了:
“谁关心他了!一身的狗脾气!我,我那不是看在同县,同县之谊的份上?”
“这样吗?凌兄昨日还说,他觉得此前对曹兄不住,正想要乘此机会,与曹兄致歉呢。”
徐韶华这话一出,曹青顿时卡壳了,半晌这才扭扭捏捏表示:
“那,那什么,我也有错,我性子急,总是误事,还是,还是我向凌白藏致歉吧。”
徐韶华但笑不语,只让人请凌秋余过来,随后他便将空间留给两人,而等两刻钟后,二人满面笑容,相送出门。
那黑衣人被送入知府大牢后,袁容下定决心要狠狠查他一通,更是让府衙最有经验的狱卒和捕头一道动手,不过两日那黑衣人便有些招架不住,可却不想,其趁着众人一个不妨,直接咬舌自尽,气的袁容直接让人将他的尸首拖出去示众,更是又下令将府衙的巡逻强度加了一重。
是以,等到院试开考前,徐韶华所在的小院皆一片安宁。
永齐八年八月初一,泰安府院试正式开始。
随着熟悉的钟声响起,学子们早就趁着夜色收拾妥当,此时,天色已经微微泛白。
徐韶华提上考箱,走到院子里和同窗们会和,凌秋余听着那钟声,方才有种解脱的感觉。
他终于熬到院试开始了。
“我们该出发了。”
徐韶华说了一出,众人纷纷应是,这会儿天色微明,已经可以看清前路,众人便不曾提灯。
而等到贡院外,此时已经站满了人群,黑压压的,纵使晨风微凉,可这么多人站在一起,总让人觉得心里烦躁。
随后,徐韶华等人排队入内,他们来的不早不晚,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得以进入考场。
徐韶华在童子的指引下,寻到了自己的座位,只不过,一坐下他便不由眉头一皱。
只听一声脆响, 下一刻,随着徐韶华起身,那考凳的一条腿直接断了。
而若非徐韶华习过武, 只方才那考凳腿突然的一断, 便足以让他狠狠摔一跤,不说答卷,便是心态也会为其所扰。
院试如此重要, 自然方方面面都要图个圆满才是。
徐韶华眸光微闪, 随后将那断腿考凳挪到一旁, 将考箱挪了过来, 坐在上面, 这才将那考凳微微抬起来,低眸去看它的断腿。
那断茬层次分明, 倒像是自然损毁。
徐韶华不语, 只将其安置在角落,而对面的考生看到这一幕,也不由面色一变,立刻检查起了自己的桌椅,没有发现问题后, 这才轻轻松了一口气, 当下只用同情的眼神看着徐韶华。
这考生真是既倒霉又幸运,倒霉的是, 府城贡院之中难得出岔子的桌椅都出了岔子,可又幸运的是, 他所携带的考箱刚好顶上用。
徐韶华并未将对面考生目光放在心上, 对于他来说,现下最重要的就是院试, 无论是何种东西,都无法影响他。
况且,这次考凳的问题,追根究底,无论意外与否,不过是为了让自己不得院试罢了。
随着天色大亮,徐韶华又一次检查过桌子后,只安安静静的等着院试的开始。
不多时,远远传来了一声“龙门落”,以此院试正式开始!
随后,便有两个兵将挑着担子挨个与考生发放题目和答卷,徐韶华这次的位置较远,起初一点儿动静也听不到。
徐韶华对于贡院的布置心里有数,这会儿只垂眸静候,可是对面的学子只等了一炷香,便忍不住东看西看。
此刻,考卷还未送到,是以巡逻的兵将只是看了他一眼,以示警告,随后便不再理会。
那学子被吓了一跳,随后只老老实实坐在原位,可是心却已经浮躁起来,他忍不住去看自己对面的徐韶华。
只见少年安安静静的坐在桌前,哪怕方才发生了那么一件不如意之事,也未曾让他因此焦虑半分。
稳重如山。
那学子心里不由自主的浮起这个词。
可是,他实在不知道一个少年自己为何要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。
考场之中的小插曲不知几何,而本次院试共计五百余人,虽不及府试人多,可也算是泰安府今年来所有有意考取秀才功名的学子都汇集于此。
他们有今年的新童生,也有往年的老童生,可是随着考卷的发放,考场之中不由得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。
“肃静!”
兵将大喝一声,众考生立刻消了声,可即使如此,他们的呼吸也不由沉重了起来。
曾经,他们以为府试已经足够难了,可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府试之时,主考官已是手下留情。
徐韶华这会儿也终于拿到了考卷,他打开考卷,抬眸看去,面色却不由得浮起一抹淡笑。
本次院试正试,三道题目之中,原本还有存在感的诗词直接弃之不用,这三题是一道律法题,一道数理题,一道实事论。
而在看到这样的题目后,徐韶华便知道自己此前的猜测怕是成真了。
瑞阳社学乃是圣上亲政后的头一座。
而他们这一届学子,亦是头一届正儿八经,实打实的天子门生。
有时候,只看题目便知道上位者想要的是什么。
这会儿,徐韶华心态轻松的将前两道题目一笔挥就,用时半个时辰,而此时暑气也渐渐上来了。
对面的学子出汗厉害,只徐韶华停笔后的一刻钟内,他便见其擦了十九次汗,偏偏他还要小心翼翼,不敢让汗渍弄污了考卷,一时手忙脚乱极了。